五感建築 > 歸屬感服務 Belonging
【選樹紀實】愛人、愛樹、愛地球:與自然站在同一邊 🌲
對長群來說,建築不只要懂建築,尤其也要懂「樹」。

樹與自然的存在,一方面是建設公司乘載土地規劃的責任,讓建築落成之後,能帶著人與土地再度歸於自然、體貼自然;另一方面,則是講究對居者日常五感、與靈魂感知的觸動和影響,我們深深相信:「種樹,會讓人生情 💕」。

長群講究「建築與自然共生」,景觀庭園設計裡的「樹」,涵蓋每一株喬木到灌木皆是不可或缺的價值要角。我們透過高低矮瘦、針葉闊葉不同的樹種配置,從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嗅覺...等全方面細節,建構城市山林、公園生態、綠色地景,擅用坡度設計與高矮錯置引入地形風,同時關注在地性、多元性,打造鳥與昆蟲都能造訪、共存的健康生態系🙌。

.
驀然回首,就能發現臺灣之美 🌏
景觀配置和選樹,是一門謙卑的學問;最重要的是對環境、土壤、與氣候的深刻認知,其次,才是我們人類加諸於土地的期待、信念或喜好。
台灣氣候為動植物豐富生長的亞熱帶氣候,原生維管束植物高達 4,000 多種,當中不乏樹形優美、耐陰、抗旱、適合陪伴在人們身邊的樹種,因此長群半甲子來的每座五感建築,皆首重納入原生樹木,近年亦配合農委會林務局的原生植物指南,每一次的園藝設計都配置有健康、穩根、協助物種保存的在地樹種。
品牌負責人及規劃工務部門,甚至盡可能親身走訪台灣南北,四處探詢優雅樹型的原生種,做為主要端景家樹、主樹,或安排成為滿佈人行道的高佔比樹種,邀請客戶共同看重、共同賞析原生木種的存續價值✊。
.
《長群樂樂》植栽規劃挑選原生樹種 🌳

此次新案選樹,除了依據景觀設計師的規劃,適地適木及尊重環境主體性條件下,挑選出適合樹林地區生長地理的樹種,包含:水柳、九芎、青楓、山櫻花、楓香、白水木…,每一棵大至社區主景、小至陽台端景的樹木,也都由長群主理的特助、和設計團隊親自走訪各個樹園苗圃,深入選樹。

因為唯有深入樹木本身的生長環境,仰望、欣賞、觀察、認識,才能確保每株樹木的姿態、狀態,能安全、完美地移植,共組呈現出圖面設計的美學風景。
在成就丰采榮景的綠色未來裡,每一棵樹上都藏有長群對美學的堅持、與對土地對生態的深厚責任。
.
融合城市與森林的中庸美學:天然林與人工林的整合 🏕️

台灣森林系系所中有一門必修的「森林美學」,探討整齊劃一、充滿秩序的人工單純林,與雜亂、充滿旺盛生命力、多樣性的天然林之差別,長群的景觀美學反覆、試圖在有規則的城市街廓中,一則延續一致性的規律地景美學,二則於細瑣的彈性空間中,配置局部紛亂、不受拘束、雜亂無章的可能性。

森林及人工林有不同的價值和存在目的,而建設公司做為主宰土地面貌、百年風景的關鍵角色,對自然的態度與行動將永續決定人與地球的美麗與否、健康與否,當我們願意主動發起、願意一同努力種樹為林、植樹為群,在細心呵護、培育茁壯的歲月過程裡,未來將「自然成森」。


#五感建築無微不至
#建自然 #植建築 #綠建築
#樹木移植 #見景生情 #適地適種 #歸本溯源
#長群享享CITY #長群君臨 #長群樂樂